发布时间:2020-10-28 访问次数:
“四川外国语大学70周年校庆研究生院外国语言文学名家讲坛”第七场讲座暨界面研究与认知诗学论坛(第134期)学术活动于2020年10月19日晚上7点在腾讯会议平台如期举行。本次活动特邀北京师范大学苗兴伟教授做题为“生态文明视域下生命共同体的话语建构”的学术讲座。讲座由我校刘玉梅教授主持,众多青年教师、硕/博士研究生聆听了本次讲座。
讲座一开始,苗教授从当今的生态环境和时代背景引出“生态文明视域下生命共同体的话语建构”话题的重要性。接着,苗教授普及了生态语言学和生态话语分析的研究和发展。关于生态语言学,他介绍了豪根模式和韩礼德模式,其中他详细讲述了韩礼德提出的四种语言使用现象,这些语言使用的倾向可能会反过来影响人类的意识形态、生态观和行为。因此,为了通过话语分析揭示话语所体现的生态观,以及探讨话语如何建构人类与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苗教授进一步提出了生态话语分析。进而,苗教授从“共同体”的概念、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转向这三个维度来解释生态转向时代的“生命共同体”。在解释了生态文明和生命共同体之后,苗教授开始重点阐释在生态文明的视域内提出的生命共同体的三角分析模型。以该模型为基础,他们对语料进行了分析,并从三个方面来看生命体是如何通过话语来建构的。先是基于《人民日报》生态报道的语言分析,通过语言检索工具KHCoder 3来进行高频词及其搭配的分析。其次,生态关系的话语建构和人类主体性的话语建构是根据“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和互为平等”的三种生态关系以及“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和顺应自然”人类主体性的三个维度来展开介绍。最后,苗教授总结到,生命共同体是人类与其他生命形式及环境构成的和谐共生的关系,人类在生态系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主体作用,所以通过话语分析研究人类的生态观至关重要。
刘玉梅教授用“前沿性、时效性、紧迫性”三个词语来描述苗兴伟教授这次讲座,并分享了自己的感触。大家纷纷向苗教授进行线上提问,苗教授都耐心地给予指导和建议,在座师生都受益匪浅。至此,本次讲座圆满落幕。
【主讲人:苗兴伟教授】
【生命共同体的三角分析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