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培养工作 >

讲述中国故事·推动文明互鉴:研究生实践周活动纪实(二)

发布时间:2025-11-20 访问次数:


为切实提升研究生的创新素养和实践能力,2025年秋季学期第九周,我校围绕“全球视野下的中国叙事与文明互鉴”主题,成功举办了一系列面向研究生的综合性实践活动。全校18个研究生培养学院结合学科特色,共计开展各类实践活动近200场次,覆盖全校3000余名研究生,其中举办学术讲座72场、主题比赛17场、课外实践38次、专题工作坊70余场。

各学院围绕主题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实践项目,着力提升研究生的创新素养与实践能力,推动中国故事的全球化表达与跨文化传播。同学们纷纷表示,本次实践周不仅增强了自身的文化认同感,深化了大家对中国叙事传统与中外文明互鉴价值的理解,更启发了师生们对文化遗产与现代传播融合发展的思考。

学校将持续深化“学科+实践”育人模式,通过打造高水平跨文化实践平台,引导学生在全球语境中凝练中国视角,以学术能力、传播技能与文明包容力,赋能国际传播后备人才队伍建设。

 

一、德语学院:赴湘深化学术交流,共探中德文明互鉴

2025年11月3日,德语学院郑萌芽老师及研究生远赴湖南师范大学,参加“中国叙事与文明互鉴”文学工作坊。

工作坊中,湖南师范大学的范妮老师首先介绍了“洪堡跨学科研究中心”的创建史,阐释了亚历山大·冯·洪堡的学术思想与中国“天人合一”理念的内在契合。随后,郑萌芽老师以布莱希特诗歌《老子出关途中著<道德经>之传奇》为范本,精妙剖析了其中“由小见大”的叙事智慧与“上善若水”的哲学内涵,揭示了普通人在文明传承中的关键作用及其跨时代的人文关怀。



 



 

二、俄语学院:用心讲好中国故事,积极推动中俄对话

2025年11月7日上午,俄语学院围绕“青年叙说·文明互鉴——全球视野下的中国故事”主题,在图书馆负二楼学术报告厅举行演讲大赛。研究生们依次登台,从多元视角讲述中俄文化交融故事:既有跨越国界的生活共鸣,也有以“茶”为媒诠释文化的沟通之道。有的选手立足青年使命,探讨如何以俄语为工具讲好中国故事,还有选手以四川火锅底料为切入点,展现饮食文化中的中国魅力。选手们以其流畅的俄语表达、深刻的主题阐释,赢得现场阵阵掌声,也为中俄文化交流注入了蓬勃的青春力量。

 



 

三、日语学院:五秩芳华欢叙春秋,文明互鉴启航新程

11月1日晚,日语学院日语专业人才培养五十周年成果汇报演出在大礼堂举行。演出以“日韵五秩,语世有你”为主题,通过初音筑梦、声浪涛辉、余韵流芳三大篇章,既深情回望日语学院五十载发展征程中的奋斗足迹,全面展现了学院人才培养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的鲜明特色。

日语学院的研究生们在此次汇报演出中展现出卓越的专业素养与青春风采,他们或参与幕后策划,或登台演绎经典剧目,用流利的日语与深情的表演,传递跨越语言的文化共鸣。通过参与本次汇报演,同学们不仅深化了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更在团队协作与跨文化沟通中收获了成长。这段经历将成为他们学术生涯与人生旅程中弥足珍贵的记忆,激励他们在未来的道路上继续以语言为桥,以文化为舟,向世界发出响亮的中日友好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