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2 访问次数:
2023年市级优秀毕业生:
甘小蓉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一、个人简介
姓名:甘小蓉
学院:中国语言文化学院
专业:汉语国际教育
毕业去向:重庆市南岸区弹子石小学
二、所获荣誉
连续三年获得四川外国语大学研究生学业奖学金一等奖
2020年四川外国语大学70周年庆祝活动优秀文艺志愿者
2021年第十二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重庆赛区金奖
2021年第十七届“挑战杯”课外学术作品竞赛重庆赛区一等奖
2021年第十一届电子商务“三创”挑战赛重庆赛区一等奖、最佳创意奖
2021年ICAN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重庆赛区选拔赛三等奖
2021年“明月湖科创杯”第十届重庆市科惠研究生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
2021—2022学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2021—2022学年市级三好学生
2022年首届重庆市国际中文教育大赛(中国学生组)一等奖
2022年四川外国语大学“三好学生”及“创新能力提升先进个人”
三、采访专栏
Q1:为什么选择从事现在的这份工作?
整个就业过程的我一直坚信一句话“选择大于努力”以及“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择业时我没有说必须要成为中小学教师,我们招聘时遇上了重庆疫情最严重的时候,所有考试都停滞了,当时自己报名了十几个考试,有公务员、有教师。一边写论文一边同时备考多个考试,很多时候都是在焦虑中渡过的,想着能上哪个就上哪个。幸运的是12月疫情全面放开,不幸的是自己在放开的一开始就被感染了。拖着痛苦不堪的身体参加了第一场疫情解放后的教招考试,看到了同考场的考生都是名校毕业的,内心是非常虚的。但站上讲台试讲的一刻,我还是努力拿出了参加市级比赛时的状态,结果也是断层式地PK掉了所有竞争对手,如愿拿到了offer。
事后很多同学都羡慕我说,你真的太厉害,第一次参考就考上了,还没有任何准备。但只有自己知道,虽然没有精心准备,但是站上讲台时不管是语言的组织还是心态的调整,都是整个三年以来我在课堂试讲和多个市级比赛中磨练出来的。
Q2:可以分享一下参加比赛的经验吗?
关于比赛的经验,我想说的是“良师益友”是我们最宝贵的资源,学校是我们最好的平台。
参加比赛,第一要注重选择,尽量选择与专业有关且级别比较高的比赛。
第二要组建好的团队,其实很多大型比赛都是团体比赛,一个团队的组建至关重要,好的团队目标一致、齐心协力是可以披荆斩棘,实现逆袭的。
第三多向专业老师取经,参加个人比赛时,专业老师对你的指导有画龙点睛的效果。
Q3:在研究生学习过程中有没有遇到过什么困难,当时是如何解决的?
研究生期间遇到的最大的困难是毕业论文的撰写,但我很幸运,从选题到开题、预答辩、盲审和最终答辩每一个环节,任何困难都有我的导师还有同门们的帮助,在我为工作忙碌时,导师和同门的师兄妹们一直是我坚定的后盾,保障着我顺利毕业。
Q4:能否给尚未就业的师弟师妹们提一些建议呢?
第一,信息的获取相当重要,需要提早了解想要入职方向的门槛要求,清晰地了解自己是否具有报考资格,再去了解这个地区每种类型的考试节点,参考往年的考试时间,提早做备考规划。
第二,沉下心备考,脚踏实地,拿出考研的心态和自律,认真备考。
第三,坚持,一次不上还有第二次,不要灰心,风水轮流转,只要努力总会转到你。
四、在SISU的难忘瞬间
图为2022年6月1日,在川外就读期间最后一次代表学校参加的市级个人比赛,这次比赛在指导老师张洪健的带领下如愿获得市级一等奖,也为自己读书生涯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从研一开始,我就清晰的知道提升竞争力的必要性,既然自己科研不行那就走专业实践,所以三年来我不断地用丰富多彩的实践经历来包装自己的简历。
读研三年,最大的感知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作为一名毕业生,我想要告诉学弟学妹们不要受限于学校和专业,要明白我们有很多平台和资源可以为我所用,多参加专业活动,增加自己阅历,从而提升自己竞争力。研一的同学要铭记心中读研的热情,不要因琐事困扰而停下脚步,比如花大把的时间去做兼职。到了研二,沉淀下来,找准方向。在研一研二我们需要完成培养计划各阶段目标,增加本专业知识积累,提高个人整体素质拓展与毕业去向有关的知识技能,夯实专业基础,拓宽学术视野,注重成果积累,到了研三不管是打算就业,还是继续攻读博士学位才能厚积薄发。
最后,甘小蓉学姐想对大家说:
“自律即自由
没有自觉和自律,就没有真正的自由和自在
不负韶华不负梦,不负青春不负己
做矢志奋斗的川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