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1 访问次数:
2023年市级优秀毕业研究生:吴磊
“顺势而为 无问西东”
一、个人简介
姓名:吴磊
学院:国际法学与社会学院
专业:社会工作专业(MSW)
毕业去向:四川外国语大学国际法学与社会学院科研助理
二、所获荣誉
2022年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2023年市级优秀毕业研究生
2023年第十四届中国社会工作大学生论坛暨第七届研究生论坛硕士组一等奖
2022年第十三届中国社会工作大学生论坛暨第六届研究生论坛硕士组一等奖
2021-2022学年校级三好学生
2021-2022学年校级精神文明建设先进个人
2021-2022学年校级志愿服务活动先进个人
2021-2022学年校级创新能力提升先进个人
2021年四川外国语大学研究生新生奖学金二等奖
2021-2022学年四川外国语大学研究生学业奖学金一等奖
三、专栏采访
Q1:为什么会选择从事这份职业?有什么契机吗?
A1:我留校担任科研助理这一职业角色的选择基于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其一,从事这份职业是一种状态的延续,毕业这个学年我在学院担任科研助理、学科秘书,协助学院日常科研工作与学科建设事务,因此希望能在这个岗位上继续提升和进步;其二,这份职业提供了一个学习的平台与契机,在日常工作中可以向优秀的老师们学习做科学研究的学术规范,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工作环境可以激发科研热情。因此在硕士毕业后,我选择在这个岗位上继续学习,同时陪伴大家成长、见证大家进步。这份工作适合对科研感兴趣、热衷高校环境以及尚未明确就业意向想有一段缓冲期的同学,毕业季学校会组织统一招聘,研究生同学更有优势一点,工作期间需要足够细心与耐心,具备一定心理抗压能力。
Q2:硕士期间是怎样平衡学习和生活的?
A2:“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无论你是在挑战新的知识领域,还是在浪漫的生活冒险中,找到学习与生活的完美平衡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周密的计划,可以照亮你前进的道路,让你步步为营。生活的宏观计划与学习的微观安排,这两者紧密缠绕,形成一种独特的和谐。尽管我们不能期待每个计划都会完美达成,但即使是最小的进步,也值得我们去珍惜和庆祝。生活就是这样,一步步前进,有序而不混乱,让我们在追求平衡的道路上,享受每一个瞬间。"
于我而言,“主线+支线”任务模式,我们读研期间的“主线任务”应该是通过学位所要求的课程安排,再加以学术科研锻炼(科研项目、学术竞赛、研讨会议等),“支线任务”可在保障主线的基础上灵活适配,比如参与社会实践(社会调研、专业实习、社区服务等),技能提升(专业资质证书备考等),读书计划(每学年每学期的读书计划、重点类别或领域),运动健康计划等。
Q3:能传授一些项目立项的经验吗?
A3:申报科研项目是我们研究生阶段学习的重要实践平台,总的来说要抓住机会,敢于尝试。首先,注重积淀。平时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积极思考,关注现实问题,勤阅读高质量文献、经典著作,建立读书习惯,将社会现实与学术问题建立联系;其次,问题意识。思考问题最好有悖论意识,比如“井蛙语海”、“夏虫语冰”违背了空间、时间的时空自然属性,“曲士语道”则违背了时空的社会属性,这或许是一个时空社会学的研究命题;最后,科研项目信息获取渠道。我们学生的主要阵地是每学年的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申报机会,再比如本科阶段大家所熟知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挑战杯”等等。此外要获取更多实践锻炼机会,可以参与导师的纵向/横向课题。
Q4:在研究生期间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A4:我在研究生阶段最大的收获应该是遇见了更好的自己(学业进步与综合素质提升等),还遇见了温暖有爱的师长和朋友,也是我这一阶段最宝贵的财富。记得两年前的九月在学院新生见面会上,我的导师以“相遇”为主题词的致辞仍历历在目,“相遇川外不做大学的游客、相遇青春年华不做时光的过客、相遇不平凡的时期不做时代的看客”。少一些时光虚度,多一些默默前行,于自己而言即是收获。
Q5:能否分享参与实践方面的经验?
A5:学习的目标是服务社会,不仅仅是自我满足。首先,如何选择实践类型。你需要按照专业导向、个人兴趣、机会、环境和能力去参与实践,与社会积极互动,建立实际联系。举例来说,参与石马河街道文明城区的创建实践,可以让你深入理解基层社区治理的复杂性,以及现实社会的规则。再比如,当你在北碚实习期间,有机会参与乡村振兴实践,然而偶遇的山火灾难,也提醒你身为地球公民的责任。所以,抓住每一个机会,无论预期与否,都能让你获得宝贵的实践经验。学习不仅仅在课堂上,生活中的每一个事件,都是一堂生动的课。其次,如何寻找实践信息。关注学校、学院发布的实践招募信息,老师、同学交流共享获知的信息,优质公号发布的实践信息等(如南风窗一年一度的“调研中国”项目)等。再者,参与实践期间需注意跳脱事情本身的去思考问题,而不能拘囿于实践本身。最后想说,参与实践基于社会需求与自身的心之所向,不一定要功利地甄别与判断价值,无论结果怎样,都是一堂生动的课。
四、在SISU的难忘瞬间
这张照片背后的故事是2022年8月底我与师兄赵刚在重庆北碚实习期间参加缙云山山火救援志愿活动时的留影。"在国际法学与社会学院,我们倡导'经世致用,知行合一'的理念。作为研究生,理论知识的扎实掌握是基础,然而,我们更强调全面发展,包括身心健康,社会适应力,以及对家国与全球事务的深度理解。我们相信,对话开阔眼界,实践使理论真正落地。对社会的服务不仅能促进个人成长,也是我们为建设更美好世界的方式。学习不止于获取知识,更是实践和贡献的过程。"在自然灾害来临时我们人类如沧海一粟,而在彼时彼境中重庆崽儿拧成一股绳,打赢这场战役一起守护了这座城!
最后,吴磊学长想对大家说:
“井蛙不可语海,夏虫不可语冰,曲士不可语道”,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顺势而为,无问西东!
【点关注,不迷路】
文字:新闻部
排版:邓文清
责编:杨智杰耿雪妍方婉嫣
审核:鲁梦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