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1 访问次数:
四川外国语大学“AI时代的图书译后编辑”讲座于2023年9月22日上午在歌乐楼C2-1如期举行。本次讲座由四川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院举办,特邀山东师范大学翻译硕士专业负责人、世界翻译教育联盟翻译技术教育研究会(WITTATTES)副会长、山东省译协翻译技术委员会主任及校企合作委员会秘书长徐彬教授做主讲人。讲座由我校外国语文研究中心蒋林教授主持,我校众多教师、硕士生参加本次讲座。
一、讲座回顾
讲座伊始,徐彬教授以视频形式向同学们分享了自己日常的译后编辑工作,展示了翻译工作者在工作时的状态和细节。由此,徐彬教授引出了今日讲学的主题:目前机器翻译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此种情况下,翻译工作者和翻译专业学生应该如何做译后编辑?什么样的人能做译后编辑?使用ChatGPT来辅助翻译的效率如何?针对这些问题,徐彬教授向同学们一一作出解答。
首先,徐彬教授向同学们详细介绍了机器翻译。对于机器翻译,徐彬教授介绍了它的历史,即译后编辑(post-editing/PE)模式的缘起,以及译后编辑的定义及其表现形式。随后,徐彬教授提出了译后编辑的两种做法:简略译后编辑和全面译后编辑。对于译后编辑的标准,徐彬教授认为,对完全译后编辑的要求与对人工翻译的要求等同,经完全译后编辑的内容必须符合客户定义的人工翻译质量标准。对于这样的高要求,目前很多译后编辑人员还难以达到,或者是,如果强求达到,则可能付出比从零开始的人工翻译多的精力。
其次,徐彬教授分析了当下社会对于机器翻译的态度。针对网络上部分对机器翻译持反对态度的现象,徐彬教授认为,我们应当支持和肯定在翻译过程中使用机器,因为机器翻译对于翻译工作大有益处。徐彬教授通过对比各大不同翻译工具的翻译结果,佐证了机器翻译的进步。
最后,徐彬教授向同学们介绍了培养高级PE的途径以及培养译后编辑能力的要素。其中,他强调要将CAT与PE结合起来:“各种社科图书,甚至文学书籍的翻译,也可以且有必要使用CAT。”此外,徐彬教授还指出了一线翻译人员面临的问题以及NMT隐藏的危险。他强调“目前机器翻译质量不断提高以及高水平译员供不应求之间的矛盾成了服务企业所面临的主要矛盾之一。要想解决这一矛盾,当务之急还是加强高水平语言人才的培养。”
讲座结束后,蒋林教授对本次讲座做了精彩总结,提出所有翻译工作者都应该反思自己的目标和方向。同时,蒋林教授也表达了对翻译专业学生的期许,希望同学们未来能在翻译领域大放异彩。随后,在座师生踊跃提问,与徐彬教授开展互动交流。徐彬教授从师生合作、网络文学等方面对广大师生的问题一一进行了详细解答。问答环节结束后,徐彬教授与学校师生合影留念。
此次讲座结合AI时代图书译后编辑的现状和其中的若干问题,为师生们在未来的翻译研究上提供了指引和导向。至此本次讲座圆满完成!
文字 | 杨文凌
图片 | 王柯菁
排版 | 邓文清
责编 | 杨智杰 耿雪妍 方婉嫣
审核 | 鲁梦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