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6-02 访问次数:
四川外国语大学“谈跨学科视野下的翻译史研究若干思考”讲座于5月19日下午在立德楼B407会议室如期举行。本次活动由四川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院、翻译学院联合举办,特邀广西民族大学国际学部主任、广西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翻译史研究专业委员会会长张旭教授做主讲人。讲座由我校翻译学院院长李金树教授主持,我校众多教师、博士生和硕士生参加本次讲座。
讲座伊始,张旭教授以学问之道入手,向老师和同学们分享历史之道与学问之道间的关系。张教授强调,做学问要“仰望天空”,也要着眼于历史的启示。张教授以中国中药铺的运作模式与西方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体系为例,生动地向同学们证明,做学问要形成系统化的思辨方式,即要形成规模化的知识体系,这是中西方历史给予我们的启示。
随后,张教授结合自己在湖南、福建及广西期间的工作经历、研究成果,反复强调做翻译要放下身段,要基于社会调研的结果,不断进行演绎和归纳。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张教授指出翻译学的三大任务:对现有的翻译现象进行描述和解释、立定出普遍的规律、对未来的翻译活动和现象进行解释和预测,这三大任务都必须放到宏观语境、历史语境去进行,否则就是无稽之谈。第二,张教授提到翻译的两大研究路径:自上至下模式和自下至上模式。强调做翻译研究务必要基于文本分析,要从具体问题入手。
此外,张教授从中国翻译学界的历史人物出发,结合林纾、林语堂、严复及辜鸿铭的翻译之路及贡献,对翻译史研究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并鼓励师生们将历史与翻译研究结合,发挥学科优势,传承中国优秀文化。
讲座最后,李金树院长作了精彩总结,高度赞扬了张旭教授讲座中的故事性与趣味性,并指出我们要从故事中提炼出问题和学问、从话语中来提炼方法论和价值观,以触摸历史的方式,来讨论翻译学问题。此次的讲座分享结合了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文件精神和外语学科的自身特点,从跨学科角度讨论翻译史研究的若干问题,为师生们在未来的跨学科翻译研究上提供了指引和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