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列表 >

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张辉教授应邀做客科研沙龙协会

发布时间:2023-06-02 访问次数:

 

20235247点,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张辉教授应邀做客科研沙龙协会,在立德楼C117开展了题为从认知语言学到认知符号学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我校吴淑琼教授主持,校内众多师生参加了此次讲座。

讲座伊始,吴教授对张教授和各位师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并简要介绍张教授的研究兴趣和学术成果。张教授的研究方向主要为认知语言学和神经语言学,已出版学术著作和教材10余部,在Journal of Neurolinguistics《外语教学与研究》等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20余篇

接下来,张教授回顾了认知语言学的发展历程,提到认知符号学是20世纪90年代初新兴的跨学科领域,它的兴起受到了认知语言学的启发。他表示,认知语言学的研究对象主要聚焦于语言,而认知符号学的研究并不局限于语言,它从更广泛的范围探讨了各种符号和意义生成的认知过程。紧接着,张教授说明了认知符号学所具有的学科独特性和拓展性。其独特性在于认知符号学横跨现存的不同学科类别,是语言学、认知科学和符号学之间交叉融合的产物。具体而言,认知符号学在研究本体和研究方法上采用多元策略。就研究本体而言,认知符号学不仅研究语言符号,还要研究其它符号如视觉符号和听觉符号等。就研究方法而言,认知符号学采用汇流证据(converging evidence) 的多元方法。不仅包括内省法,还包括心理学的行为实验、认知神经科学和语料库语言学等方法。从方法论来说,认知符号学的独特性体现在两个方法论原则,即概念-实证循环 (concept-empirical loop) 和方法的三角互证 (Methodological Triangulation)。作为新的跨学科领域,认知符号学不仅保留了传统人文学科的研究方法 (第一、二人称视角),同时引入了认知科学的实证研究 (第三人称视角)。多样化的研究方法使它能够从多角度清楚地阐释意义生成。

最后,张教授论述了认知符号学的哲学基础和两个主要的符号与意义的生成观。认知符号学包括三个哲学理论:(1)激进生成主义(Radical Enactivism)(2)实用主义(Pragmatism)(3)物质参与理论(Material Engagement TheoryMET)。认知符号学从两个方面探讨符号、意义与认知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一是从涉身性与演化心理学的角度探讨符号与意义生成的层级性心理架构 (mental architecture);二是从人类的互动性 (interactivity)以及拓展的心智与语言生态的角度探讨多模态的意义构建过程。张教授最后总结道:“我们的研究有必要从认知语言学相对较小的研究范围拓展到认知符号学的庞大体系,建立交叉学科和超学科的研究领域,拓展我们对人类本性的认识和洞察。”

主讲结束后,吴淑琼教授对本次讲座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她谈道:“张教授的讲座为师生进行认知语言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与视角。除此之外,张教授对学术的敏感性极强,他提及的‘三角互证’也启示我们要敢于创新最后,教授与部分学生进行了交流互动,就本次讲座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解答。至此,本次学术讲座圆满落幕。

【图 1 张辉教授精彩讲授】

 

 

【图 2 吴淑琼教授精彩主持】

 

【图 3 师生积极提问】

 

【图 4 现场师生认真聆听】

 

 

 

 四川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院英语学院  

                    语言哲学研究中心·科研沙龙协会  

文:高卫红

图:王潆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