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列表 >

上海大学程琪龙教授应邀来我校举行题为“超学科的语言研究”的学术讲座

发布时间:2016-05-16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 访问次数:

上海大学程琪龙教授应邀来我校举行题为“超学科的语言研究”的学术讲座

2016年5月5日晚上7:00,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程琪龙教授应邀在博文楼六楼报告厅举行题为“超学科的语言研究”的学术讲座。此次讲座由廖巧云教授主持,姜孟教授、刘兴兵副教授出席,此外,我校部分博士生、研究生参加了本次学坛活动。

在报告开始前,廖巧云教授对程琪龙教授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并向同学们简要介绍了程教授的学术背景及其主要学术成果。

程教授的报告分为三个部分。在第一部分,程教授介绍了语言系统的三个基本属性,即语言系统的生物性、社会性和认知性。程教授指出,由于大脑神经网络是语言系统的物质载体之一,因而语言系统是动态生物的。同时,因语言现象是社会共享的,所以基于语言现象发展起来的系统有社会的烙印。并且,由于语言系统常常和思维同时发展和演化,所以语言系统又具有认知思维性。在第二部分,程教授详述了语言学研究的理论方法。程教授表示,人类无法完全揭示大脑语言的真相,但合理的理论表述可有效逼近真相。因此,在语言研究中,需用“假设—验证”法来构建理论模式。但值得注意的是,逼近真相的任何理论提供的表述或解释只能是假设性的,并且任何假设性都需要进行论证。假设和验证要遵循“理论—语料双驱动”原则。假设是在语言系统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展开的,因此是理论驱动的;同时,假设也是在语料分解综合的系统研究基础上形成的,因此是语料驱动的。理论模式的验证需汇集神经生理、社会文化及认知思维等方面的证据。在第三部分,程教授谈到了语言的分析与表达过程。程教授详述了认知事件概念框架,他指出,丰富的概念语义构成语言表达的潜能,即人类和世界互动中内化的经验知识将作为人类诸语言的识解基础。由于不同人的背景知识不同,对相同的小句甚至语篇就有着不同的解释。

接下来,在场同学就自己的疑惑和程琪龙教授进行了热烈互动,现场气氛活跃。随后,廖巧云教授对程教授的报告做了简要点评。她指出,程教授的报告内容丰富前沿,且将方法论贯穿始终,使大家获益匪浅。最后,姜孟教授跟大家分享了聆听此次报告的感想。他表示,程教授的报告从超学科视野揭示了语言本质的属性,既从基础理论层面向大家普及了认知神经语言学知识,又从理论前沿拓展了大家的思想,是一场启迪学术人生的思想盛宴。

本次讲座在大家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2014级研究生潘雪瑶(报道)

附:照片

1. 廖巧云教授主持

2. 程琪龙教授作报告

3. 姜孟教授点评

4. 讲座现场